示波器也能解調雷達訊號?深入解析射頻脈衝的調變特性
- Sonya Chan

- 9月2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在脈衝雷達的各式應用中,例如空中交通管制 (ATC)、海事雷達或電離層的科學量測等,對射頻 (RF) 脈衝的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,而脈衝調變的解析更是重中之重,因為其中包含了描述該應用的重要資訊,研發人員在分析這些訊號時,經常面臨如何精準觸發、擷取並解調微弱且複雜的射頻脈衝訊號的挑戰,尤其在處理窄頻訊號時,如何在高載波頻率下克服雜訊干擾,並準確量測啁啾率 (Chirp Rate),更是提升雷達系統效能的關鍵。
使用示波器解調雷達射頻脈衝
您的任務
您必須量測雷達射頻脈衝的頻率、調變類型(線性升頻/降頻、指數、相位)、啁啾率、調變序列、脈衝重複間隔 (PRI) 與振幅,以判斷其是否滿足您的需求),因此,您需要以可重現的方式觸發脈衝,以便將脈衝正確定位於量測位置,觸發後,您便可以對頻率調變或相位調變的脈衝進行解調。
Rohde & Schwarz 解決方案
R&S®RTO 和 R&S®RTP 示波器可分析頻率高達 6 GHz/8 GHz 的射頻脈衝,其中,對於脈衝分析最重要的功能是數位觸發,與類比觸發相比,數位觸發具備更佳的觸發靈敏度,且對於進階觸發類型沒有頻寬限制,為了分析射頻脈衝,觸發點必須始終出現在相對於脈衝的相同位置。
舉例來說,此處使用一個脈衝持續時間為 25 μs、脈衝重複間隔 (PRI) 為 50 μs 的脈衝序列(如下方螢幕截圖所示),透過縮放功能,可在觸發位置 (t = 0 s) 更詳細地顯示第三個脈衝。

這次的擷取使用了寬度觸發,關於觸發設定(使用示波器觸發雷達射頻脈衝 - 應用卡,PD 3609.2000.92)與封包分析(使用示波器分析射頻雷達脈衝 - 應用卡,PD 5215.4781.92)的說明,請參閱相關文件,此處的水平刻度設定為 14 μs/div,以便擷取三個脈衝來分析調變序列。
現在,我們來對脈衝進行解調,範例中的脈衝序列是經過頻率調變的,可使用示波器的其中一項自動頻率量測功能來進行解調,透過這項量測功能搭配軌跡功能,頻率結果便會以時間函數的方式顯示,這種方法非常適用於寬頻雷達訊號,例如車用雷達;但對於窄頻訊號,例如 ATC 雷達,其載波頻率遠大於其佔用的頻寬 (fC >> fB),軌跡函數看起來就會有相當多的雜訊,這些雜訊會限制啁啾率量測的準確度,因此需要額外的雜訊抑制處理。
訊號的雜訊抑制處理並不簡單,由於載波頻率會變動,因此無法使用簡單的帶通濾波器,這會讓濾波器的頻寬必須設定得相當大,在傳統的同調雷達系統中,接收 (RX) 和發射 (TX) 路徑共用一個穩定的本地振盪器,但對於示波器而言,使用本地發射振盪器進行降轉換是不可能的,因為無法取得該訊號,另一種方法是利用相位鎖定迴路 (PLL) 來解調訊號。
R&S®RTO 和 R&S®RTP 示波器具備以軟體為基礎的時脈資料回復 (CDR) 功能,其等同於一個 PLL(相位鎖定迴路),透過自動量測功能,資料率基本上就是量測脈衝的瞬時頻率,當資料率的軌跡功能開啟時,瞬時頻率便會隨時間顯示(請參見第一張螢幕截圖右側的軌跡 2),由於使用了資料率功能,顯示軌跡的垂直單位為 Gbps,這等同於 GHz,因為位元週期和正弦波週期是相同的。
圖表 1(第一張螢幕截圖的上半部)顯示了三個脈衝的脈衝序列中,降頻-升頻-降頻的啁啾調變序列,若要進行更詳細的分析,可以使用縮放視窗中軌跡上的游標來量測啁啾率,也就是量測脈衝頻率隨時間的變化,在目前的範例中,游標結果 1(第一張螢幕截圖的右下角)顯示,在 25 μs 內,降頻啁啾的頻率變化為 10 MHz。
資料率功能需要進行 CDR 的設定,上方的螢幕截圖顯示了 CDR 選單,其中演算法設定為 PLL,資料邊緣設定為正緣,請將 PLL 的階數定義為二階,因為只有二階 PLL 才能正確顯示資料率對應的頻率時間軌跡 1),透過估算位元率,會將額定位元率設定為預期值。

阻尼因數和同步設定不需要修改,頻寬僅對量測本身重要,PLL 頻寬的設定,讓我們可以在可見雜訊與初始脈衝的穩定時間之間取得平衡,大頻寬的穩定速度快,但無法有效地衰減雜訊;而小頻寬則能有效地衰減軌跡上的雜訊,但需要較長的穩定時間,當 PLL 頻寬設定為 3.8 MHz 時,軌跡上的雜訊幾乎不可見,且穩定所需時間的影響也極小,進而提高了啁啾率量測的準確度。
總結
R&S®RTO 和 R&S®RTP 示波器能以該機型支援的最大頻寬分析射頻脈衝,為了執行詳細分析,R&S®RTO 和 R&S®RTP 能精準地觸發脈衝,穩定擷取到的波形可以被解調,以分析重要的特性,例如調變序列和啁啾率,此外,R&S®RTO 和 R&S®RTP 也能準確地分析脈衝封包的特性。



